細胞培養相關從業人員,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動物血清。在使用過程中,也有不少小伙伴們反饋,血清會出現少許或大量白色絮狀沉淀。這種情況下,血清的品質是否會受到影響?血清還能否正常使用?
血清沉淀的來源
一般情況下,白色絮狀物為纖維蛋白和脂蛋白,由于生產工藝、血源、儲存環境等不同因素,血清會出現某些蛋白物質濃度過高而析出,產生絮狀沉淀物的現象,屬于正常血清特性不會影響其品質。
但也有還有一種情況:
注意!
血清解凍后無明顯沉淀,但使用一段時間后,出現了大量沉淀。
這時就要提高警惕了。很有可能是血清出現了污染,需要仔細判斷。多數情況下就不建議再使用了。
血清沉淀的影響
那么問題來了,既然正常的絮狀沉淀不影響血清品質,那為什么我們還要反復強調要用科學的使用方法來盡量減少沉淀呢?
一個主要原因就是:
血清沉淀會在視覺上對實驗造成一定的影響。
大量的沉淀很容易遮擋視線,影響對培養基狀態的觀察;而微量沉淀又容易與細胞污染混淆,影響實驗人員的判斷。
所以我們建議,在使用過程中,盡可能減少因人為操作而引起的血清沉淀。
如何減少血清沉淀
首先就是保證血清在運輸途中,全程冷鏈運輸,減少因反復凍融而出現沉淀的現象。
其次,解凍血清時,建議采用三步法,解凍時,規則搖晃均勻,使溫度及成分均一。
另外,不建議將血清置于37℃太久,否則血清易變得渾濁,同時血清中許多較不穩定的成份也會因此受到破壞,從而影響血清的品質。
最后,血清的熱滅活非常容易造成沉淀物的增多,若非必要,則不建議進行熱滅活。
如果血清中已經產生沉淀(非污染情況),該怎樣去除?
只需離心血清:400g,1-2分鐘,或簡單讓其沉淀在瓶子底部,將血清小心的轉移到另一個無菌瓶里。
一般不推薦過濾的方法除去沉淀,因為沉淀會堵塞濾膜而無法過濾